返回上一级
积极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稳增长挖潜能的作用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宏观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内需、稳定就业,中长期内有利于提升潜在产出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区域均衡发展。同时,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利于改善居民福利,加强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保障国家安全。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保持较快增长

  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稳投资支撑作用明显。2003年至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整体年均复合增速达17.3%。2018年开始,受多重因素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一度下滑,2018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仅为2.2%。2022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推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升至11.5%。

  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投资“削峰填谷”、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明显。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5年累计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中央储备粮库等基础设施项目。2008年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政府推出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近3万亿元。2012年,国家陆续出台支持棚户区改造、铁路、信息消费、节能环保等调结构、稳增长的刺激政策。每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刺激都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出现飞跃式发展,不仅弥补了基础设施短板,也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投资结构转向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及新基建

  总体来讲,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渐进演变,以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以能源和交通为主导,并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从“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开始,受益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开始加快,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十二五”时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占比超过交通运输业成为我国投资占比最大的基础设施行业。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发展推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出现较快增长。“十三五”以来,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政府支持和社会投资的热点,并且延续至今。

  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投资持续发力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国家在政策、资金上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率先发力,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从2003年的26%上升至2017年的36%。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从“十二五”后期开始加快,占比从2012年的20.5%增加至2020年的24.7%。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截至2020年,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分别为37.5%、24.7%、34%和3.8%。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提升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基础设施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过四十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在各方面显著提高。综合交通运输加速成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能源供给和储备体系不断完善,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江河防洪、农田灌溉、城乡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通信网络覆盖全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及运用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基础设施整体竞争力在14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6位,部分领域超过发达国家。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竞争力排第24位,特别是在连通性方面排名明显靠前;电力可获得性达到100%,电力供给质量排名第18位。

  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在当前地方政府稳增长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和效益变得更加重要。未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坚持短期和长期相结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调结构、提品质,在减缓短期经济波动的同时,夯实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

  基础设施投资向调结构、提品质方向转变,更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伴随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重化工业向高技术制造业转型,居民消费从满足基本需求向高品质生活需求转变,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城镇化的主要载体。首先,应加快有利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前瞻谋划、适度超前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保障。其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要顺应居民消费提档升级趋势。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水利、环保、市政设施、客运铁路、旅游公路、公园绿地等与居民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需求显著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要顺应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我国城镇化进入后半程,城镇格局进入加速分化期,城市群集聚效应不断释放,中心城市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要以交通网络建设为重点,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统筹布局城市间物流设施,推动城市间水、电、气等各类市政管网合理衔接。此外,提升基础设施普惠共享发展水平。加快补齐县城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涉及国家安全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当前,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国家安全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加大安全领域投资力度势在必行。要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粮油仓储设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要加快新能源电源、电力外送通道、油气储备设施建设,提升能源自主保供能力。推进沿海沿边综合运输大通道向边疆地区延伸,加大能源、信息、物流等设施对偏远地区覆盖。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暴雨洪涝、高温干旱、暴风雪等自然灾害更频繁、更极端。目前,我国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既有工程设施建设标准低、老化严重,加之城镇化带来人口更加聚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大,亟需持续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在提高水利、电力、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设防标准的同时,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抗潮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推进江河湖泊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设施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

  加大绿色低碳基础设施投资,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当前,我国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减排空间仍旧很大,需积极探索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要持续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对传统煤电等化石能源电力的替代,推进煤电清洁高效低碳转型,加快建设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征相匹配的能源储运设施。要统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绿色交通分担率,推进绿色交通装备标准化和清洁化,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

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