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关键环节。推动二者协同并进,本质上是推动乡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深入推进低碳生态农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抓好农村生态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并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辩证思维推动低碳生态农业发展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绿色化、低碳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刻革命。推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协同并进,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探索一条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美美与共的新路径。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发展低碳生态农业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乡村规划,牢固树立生态农业、低碳乡村的发展目标,科学划定农业农村开发边界,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着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场景中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构建绿色保障机制,推动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业化。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拓展“生态+”模式,形成“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数字”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推动现代农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做好农村生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生产力布局,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基地”模式开展集中化经营,依托“建设+保护+开发+运营”模式重构产业链,拓宽农村生态产品市场。

转变乡村生产方式。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生产方式高质高效。提高农业技术现代化程度,加强在用水、用电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度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盘活土地、劳动力、资产等生产要素,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将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大力鼓励农村地区探索成立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带动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系统思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考量经济社会指标,更要兼顾生态文明指标,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把握、一体推进。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四个重大转变”,其中提出“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学好用活“千万工程”典型经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建立健全“省—市(县)—镇(村)—村民”闭环治理机制,推动实施河湖专项防治,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污染源综合治理,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乡村居民根本福祉,事关乡村社会文明和谐。要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体推进,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投入,改变农村部分地区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深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行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厚植乡村生态文化底蕴。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广泛举办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强化生态法治观念教育,开展生态资源保护形势宣传、政策宣讲,培养和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特色乡村生态文化,大力挖掘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因地制宜依托优质资源,开展古村落保护,开发农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和休闲养生等旅游产品,形成乡村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良好势头,推动形成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局面。

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推进生态资源保护

生态优势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底线思维,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禀赋特色,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守好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赢得发展的高质量。

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修复、营造水土保持林等一系列治理措施,提高流域防御灾害的抗逆能力。积极采用传统农业种植养殖方式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进一步挖掘农林牧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切实解决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增长极。提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利用,强化科技创新对污染防治、土壤治理、生态修复、水质监测等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的攻关。依托农业科技院校,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对传统农业进行工艺提升、流程再造、管理优化,减少资源的使用和浪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监督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的监测,为环境保护执法提供精准依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环保监督、生态恢复、生态产品标识认证等公共服务,对农业产品建立便捷、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坚决用好巡视、督查制度和河长制等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来源:广西日报